目錄
議事規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
名詞解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
開放空間會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3
簡易面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
社群傳統芻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7
舉辦共識營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8
組課共學簡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9
場域修練簡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2
組課典藏與學習歷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3
成果發表簡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4
海星增殖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4
附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5
【附錄1】組課文件示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5
【附錄2】目前的學員分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7
議事規則
一、會議流程:
二、議案(提案與動議):
三、討論與發言:
四、議決:
五、附屬動議:對討論中的議案,可提出附屬動議。附屬動議不是在討論事情,而是要決定怎麼「討論」。附屬動議分為:
名詞解釋
開放空間會議
OST 是「開放空間會議」(Open Space Technology)的英文縮寫。開拓文教基金會是國內的主要推廣單位。
OST能藉倡議者的「動能」,聚合一群人的興趣、才能、資源、人脈,為倡議者提供向前推進的可行方案。所以可以幫忙組課的初學者(如中、小學生),提高組課成功的機率。
基本流程如下:
各「討論主題」的召集人必需做三件事:
四條規則是:
參與要領:
一、準備實體 OST
二、準備線上 OST
簡易面談
簡稱「海星培力」(域名:educationmaker.net)
| ![]() |
---|
![]() | ![]() |
---|
![]()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習近平時期 台灣戒嚴體制 統編課本 |
學科專家宰制課程 高中課程是大學內容的簡化版 國中課程是高中課程的縮小版 |
允許校定課程 學校有課發會 至少是學校選書 |
學校是 「自主學習社群」的聯盟 |
學生自己打造學習 適性揚才 |
4F | 約< 10人 | 班本教育 支援平台 | 實驗教育 的AI課 | 台中科學 探究五日遊 | 同村共 養教育 | 整理補 助要點 | 論述 與實踐 | 資源池 | 人 本 中 國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3F | <30人 | 自主學習 帶領者培力 | 全民科 學平台 | 社大2.0 | 海星培力 | ||||
2F | 300~ 500人 | 跨校選修聯盟 | |||||||
1F | 1000人 | 均優學習論壇 / 均優 2.0 推動小組 |
社群傳統芻議
舉辦共識營
時間:109年10月17日(六)09:30~16:00
地點:新埔國中信義樓五樓517教室。
時間 | 活動內容 |
---|---|
09:30~09:40 | 報到 |
09:40~12:00 | 簡易面談: 論108課綱&自主學習 主持人:丁志仁 |
12:00~13:00 | 午餐 |
13:00~13:20 | OST說明 |
13:30~14:10 | 組課 OSTI |
14:15~14:55 | 組課 OSTII |
15:00~15:10 | 休息+新聞牆投票評點 |
15:10~16:00 | OST綜合討論 |
組課共學簡則
增進學員:
自每期共識營開始,達成以下要件者為成熟海星:
場域修練簡則
組課典藏與學習歷程
成果發表簡則
海星增殖
以每期的第一群為基礎,擴增同期的學員,不斷為新學員舉辦共識營。
向國教署申請補助,取得部分「兼職」人力之工作費用。
【附錄1】
組課文件示例
課碼:132
類別:同好共學
課名:教育自造者培力的論述發展與實踐規畫
課名短代稱(少於八個字):海星論述與實踐
課主:丁志仁;詹志禹
上課次數:12
開課人數上限:14
開課人數下限:4
課程目標:
簡介:
十二次主題:
上課時間:
2020.03.12起隔週週四晚上 6:30~9:30 ,上課日期剛好避開清明與端午連假。
報名與修課:
實施方式:
選修者限制:
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一二梯師生、海星培力2019-1梯師生、穹頂之下成員優先
評量方式:
上課規範:
費用:1650.0
費用說明 :NT1650或人民幣380元,一次匯入跨校選修平台專帳。優先用於公用設備,其餘支付各次討論帶領者講師費。
開課單位:教育自造者培力
開始日期:2020-03-12
結束日期:2020-08-13
星期幾:週四
上課:18:00
下課:21:00
上課地點:
實體:新北市板橋區新海路 181 號(新埔國中)信義樓 517室
線上:Jitsi meet/Zoom
【附錄2】
目前的學員分工
初期學員共計十六人:林宜蓁、蔡亞靜、施雅敏、度昀奇、劉瑞玲、周樂生、黃思宇、黃鈴諭、蕭典義、詹一晉、林建彰、林青高、柯穎瑄、張喻晴、丁志仁、游士賢。
2019-1梯學員:蔡亞靜、度昀奇、劉瑞玲、周樂生、黃思宇、黃鈴諭、蕭典義、詹一晉、林建彰、林青高、柯穎瑄、張喻晴、丁志仁、游士賢。
2020-1梯學員:程詩婷、蔡耀慶、李昌雄、簡楚瑛、鄭文彥、周效良、鍾宜真、傅心怡
2020-2梯學員:黃琳懿、吳啟新、王偉儒、陳敏惠
分工以工作圈模式分為四組:內部節奏組、外事聯絡組、基本技能規劃組、平台服務組。